“瑶池阿母绮窗开,黄竹歌声动地衰。八骏日行三万里,穆王何事不重来。”
巍巍昆仑山
西王母点石成玉处
也许这就是关于昆仑玉进入中原最早的记载。正如昆仑山上无数迷团一样,除了神话传说,昆仑玉却在这块风光无限的高原上沉寂千年,毫无声息,不为人们所知。直到2008年,北京奥运会奖牌正式采用“金镶玉”的设计,才真正让昆仑玉闻名于世。金镶玉画龙点睛的一笔--其所采用的珍贵原料就是青海昆仑山出产的昆仑玉,她的成功注入,顺利地将以昆仑玉为代表的中国古老人文元素和精神符号,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
工作人员展示昆仑玉
陈一冰亲吻金牌“金镶玉”
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老潘,正是一个不折不扣与玉结缘的河南商人。务实、中肯是老潘做事的态度,在青海做了多年汽车吊吊装业务,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作业环境和复杂多变的气候,却一直难以将市场扩大,老潘为此也苦恼了许久。正如昆仑玉遇到北京奥运会一般,在一次巧合的机遇下,老潘接触到了徐工随车吊,经过市场调查发现,折臂随车吊在青海保有量非常少,于是老潘果断联系徐工随车,入手一台12吨徐工折叠臂随车吊,凭借老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徐工品牌的影响力,依靠徐工随车吊优秀、稳定的性能,很快得到了各施工单位的高度认可和赞扬,徐工12吨折臂式随车吊面对各种复杂的室内工况,展开工作得心应手,老潘趁热打铁,一个人基本承担了整个青海玉器城玉器的吊装业务。如今,在玉器城提起徐工随车吊老潘,业主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他点赞。
西宁繁华地段,老潘在为用户吊装玉貔貅。
西宁繁华地段,老潘在为用户吊装玉貔貅。
西宁繁华地段,老潘在为用户吊装玉貔貅。